关于以“两个结合”引领新征程,奋力书写重庆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的建议

2023-11-21
新闻来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
查看次数:2483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其中“第二个结合”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大国,尤其具有直接的现实引领作用。具体到重庆市而言,如何践行“第二个结合”,强力推进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奋力书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应是全市上下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为此,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三点粗浅建议。




一、加强具有“中华”能级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萃取工作,为深化“以文塑旅”奠定基础。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将其看作特定族群的专属符号体系。她是通过历代先民长久创造累积下来的历史物态和观念形态的综合遗存。这样的传统文化中,能够长久保持非凡生命力、旺盛成长性,能够持续引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不断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能够与时代精神相互映照、相互化合的精华部分,才具备“优秀”的属性和层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对重庆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梳理、研判拣选、剔除糟粕,萃取提炼出能够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之“优秀”部分相互契合的精华所在,将其汇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工程,将其作为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内核。


笔者以为,在重庆大地上,以历代先民“爬坡上坎刚毅忠勇”为代表性符号的巴渝文化,以抗战堡垒“愈炸愈强决战决胜”为代表性符号的英雄文化,以红岩英烈“正气浩然敢于牺牲”为代表性符号的革命文化,以渝东南各民族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为代表性符号的奋斗文化,以百万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为代表性符号的奉献文化,以“千里诗画千秋芳华”为代表性符号的三峡文化,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为代表性符号的和美文化,以“行千里致广大”为代表性符号的奋进文化等,都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代表性符号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有着相互映照、相互化合的同一关系,都可列入“优秀”文化范畴,都可用于为高辨识度旅游产品铸魂,因而都可成为“以文塑旅”的珍贵基因。


反过来说,如果缺少应有的文化自觉,在旅游产品开发培育中,忽视了对前述这些具有在地性、特色化、高辨识度文化基因的萃取和利用,所谓“以文塑旅”就可能成为一个噱头或一句空话。譬如分布在我市各个中高海拔山区的部分康养度假项目,由于没有在“挖文化”“选文化”“种文化”方面下一番真功夫,自然缺少独特文化内核和鲜明辨识度,导致形成近距离同质化竞争状况,甚至产生相互分流、相互拆台现象。当然,如果出现过度自信而产生文化自恋倾向,则可能形成“文化跑偏、旅游难堪”的尴尬状态。譬如有的地方,在大山大水旁边的村落墙壁上彩绘大山大水的镜像画面(完全多此一举),在山区旅游公路上用耐磨油漆描画花草图案(见雨水必打滑),在乡村旅游景观打造中,滥用石猪槽、石碓窝、石磨子等农家器物垒砌“文化墙”“文化坎”(简单忽悠),或者在农田中装置稻草牛稻草猪稻草狗等造型艺术(经不得日晒雨淋),这些所谓“作品”的产生,可能有诸多原因,但某些“文化自恋”作祟,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深化“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顶层设计、品牌培塑工作,为深化“以旅彰文”提供遵循。


近几年来,重庆在推进“以旅彰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就。山水重庆美丽之地、魔幻重庆网红之城、豪气重庆宠客之都,产生了全国瞩目的市场吸引力。“三大”(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区域旅游品牌培育,“一廊”(巴蜀文旅走廊)跨省旅游联袂营销,“三山”(武陵山、大巴山、大娄山)气候旅游度假产品开发,“五+”(文博+、农业+、商业+、工业+、交通+)融旅项目打造等,都取得明显进展。


当然,由于文旅两大系统合体运行时间不长,受体制改革与战略升级尚欠平衡、热运行与冷思考尚欠平衡、产品升级与营销创新尚欠平衡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市“以旅彰文”还处于较低层级。譬如:有的康养度假区缺乏独特文化赋能引流,有的景区景点缺乏活态文化沉浸体验,有的旅游线路缺乏鲜明文化主题,均会导致获客能级低下,留客理由不足,淡旺落差极大,整体效益不佳;转而费劲编撰似是而非的故事,加大广告宣传,用孤芳自赏的仙女“抖景”,用俯瞰万端的无人机“图骗”,造成形式大于内容,“口悲”大于口碑,收入低于成本,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如此这般下去,势必拖累打造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整体战略的顺利推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其中最紧迫而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深化“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顶层设计、品牌培塑。

一是深化顶层设计。重点在于:优化“一心”(主城大都市旅游集散中心)、“三带”(渝东北大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渝东南大武陵文化生态旅游带、渝西农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等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活化“五节”(世界大河歌会暨三峡国际旅游节、仙女山音乐节、武陵山民族文化旅游节、巫山红叶节、长寿古镇福寿文化节)、“三赛”(南滨路国际半马赛、忠州国际龙舟赛、亚洲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三会”(中国智博会、西部旅博会、丰都名山国际孝善大会)等文旅融合营销推广活动。


二是深化品牌打造。重点在于:提升“一群”(大足石刻、仙女山、丰都鬼城、桃花源、白鹤梁-816、蚩尤九黎城等)等国际能级和全国能级精品旅游景区集群;打造“三秘”(“三峡秘境”之“神女原乡”、“三峡秘境”之“巫咸部落”、“三峡秘境”之“巴楚驿城”)等国际能级和全国能级康养旅游度假区,“五盖”(石柱黄水盖、秀山县川河盖、酉阳县菖蒲盖、黔江区金山盖、彭水县摩围盖)等全国能级和区域能级民族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七山”(金佛山、四面山、古剑山、明月山、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等全国能级和区域能级生态康养度假区;升级“六馆一城”(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三峡移民纪念馆、民族博物馆、两江国际影视城);打造“六镇”(綦江东溪“彩色娘子军布艺非遗旅游小镇”、酉阳龚滩“土家族文化生态非遗旅游小镇”、潼南双江“耕读传家非遗旅游小镇”、铜梁安居“抗战音乐旅游小镇”、黔江濯水“传统节庆非遗旅游小镇”、江津真武场“盐路文化非遗旅游小镇”);兴建“一馆四园”(重庆博物馆、抗日战争大后方历史文化博览园、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览园、狮子滩水电工程生态博览园);做强“两院三馆八团”(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川剧、京剧、话剧、杂技、歌剧、歌舞、曲艺、芭蕾舞团);培塑“三大龙头”(重庆旅投、三峡旅投、武陵旅投)等旅游上市企业。




三、实施“文旅融合芯片工程”,推行“文旅融合年历化营销”,打造高品质、高能级、高效益的文旅融合精品。


当前,我市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重点旅游景区几乎都存在两大痛点,一是严重的淡旺季落差,二是严重的账面亏损。

造成这两大痛点问题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旅游景区往往以重资产投入为主,固定资产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较缓慢,战略性亏损期或者账面亏损期都偏长;


二是传统旅游景区以资源型产品为主,往往出现同质化竞争,导致独特性、吸引力不足,自然产生人流分散盈利能力不足;


三是营销策划缺少足够深刻度、精准性、系统性,往往出现频繁追浪潮、不断赶时髦、过度玩噱头等情况,缺少以不变应万变的巧劲,导致运营成本下不来,盈利水平上不去。


解决这两大痛点,应对措施应该有很多,不同的景区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和解决路径。如在项目投资方面,要重资产与轻资产兼顾,在产品打造方面,要自然资源支撑型与创意资源支撑型兼顾,在营销推广方面,要追新求变与固本守恒兼顾等。



笔者主张,可从内抓“芯片研发”、外抓“年历化营销”两个方向发力,通过对症下药,消减化解这两大痛点。


(一)实施“文旅融合旅芯片工程”,着力为旅游产品聚魂、塑形、强链,提高引流、变现、盈利能力。


笔者这里所说的“文旅融合旅芯片工程”,是自己对标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思考形成的年轻概念。


罗广斌、杨益言先生依据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与反动派顽强斗争的事迹,创作出小说《红岩》,国内累计发行千万册以上,并被翻译为7种外语版本在全世界发行,被戏剧、电影、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文艺形式广泛而持久地移植、改编,成为白公馆渣滓洞红色旅游景区的强大芯片,其巨大影响力与持久吸引力极为罕见。


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共7部,全球销量超过5亿册。以之为原点,最终形成“小说-电影-系列文创品-魔法城堡”的产业链闭环体系,仅小说和电影两项就创造了165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而系列文创品和多座魔法城堡成为高能级旅游吸引物,则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持续运行的旅游提款机。


从《红岩》《哈利波特》案例显而易见,从母本订创、情景嫁演、要素活化、闭环打造、破圈运营,构成了完备的文旅融合IP体系,类似当今科技领域的芯片式系统工程,因而通俗称为“文旅融合芯片工程”。


目前,我们正按照在地性文旅融合IP资源调研-IP原生地旅游故事文学母本订制创作-IP原生地影视剧摄制发行-IP原片场影视旅游空间嫁演-IP影视作品文创研发-IP体系品牌输出等流程设计,自主开展《喀斯特王》《巫咸部落》《巴渝之舞》《巴楚驿城》《九黎诀》《高老庄》《边边场》等文旅融合“芯片”研发试点。待试点成功,即可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



(二)推行“文旅融合年历化营销”,持续激发游客潜在出行欲望,有效消减淡旺季落差,大幅度提高旅游产品经营效益。


近两年,我在渝东南、渝东北、主城近郊区县调研交流时,多次分享“武陵山十二闹”“大三峡十二闹”之类创意,获得不少业界人士赞同响应,他们表示,与“临时应对、急炒急卖”等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年历化营销”更符合“敬天顺时、因时制宜”的旅游规律,更方便“择优出行、攻略在先”的游客需求。


旅游业与农业有很强的相似性,明显受到区位条件、在地资源、气候波动、时序变化约束。所谓“年历化营销”,就是借鉴农事节律,顺应“四季八节十二月”物候变化,组织开展“十二闹”特色化营销推广活动。遵循前瞻性、系统性、落地性要求,提前谋划景区景点每个年度的营销任务、营销活动、营销节点,精准设计营销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路径,把握好活动规模和节奏。与此同时,采取数字化手段和全媒体矩阵,千方百计增强引客留客能级,努力实现旺季更旺、淡季不淡。

例如:三峡秘境巴楚驿城“年历化”活动总表

End

作者 |郭道荣    责编 | 陈仕伟

扫码关注我们

文心雕旅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