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邨| 关于乡村旅游的3点思考

2020-08-28
新闻来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
查看次数:2324

本期作者



郭道荣(文旅专家,市文旅研究会秘书长)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是基础,是关键。以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农事感知、农民体验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则是众多乡镇、村社、农户发展产业时的重点选择。


但是,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不少认识问题需要探讨,也有不少现实堵点需要打通,尤其是一些已建成的项目需要提升和优化,而那些正在酝酿和新建的项目更需要创新思路、科学决策、高效运作。


为此,谨将自己近期学习思考的3点心得罗列于后,供大家讨论,请大家批评。


01

关于乡村旅游的价值



乡村旅游可以助推、拉长、放大新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足城市居民观光游乐、休闲度假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大城市郊区的乡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能够收到产业欣欣向荣,环境舒适宜人,人民安居乐业,有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市民乐的目标,还能让文化一脉相承,让乡愁有处安放。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乡村旅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效能和乡村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重要途径、重要抓手


乡村旅游可分为4大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吸引物的观光型旅游

 ②以果园,茶园、花园、农庄、渔场等为吸引物的休闲型旅游

 ③以古镇古村、乡风民俗、传统文化、农家生活等为吸引物的体验型旅游

 ④以高山、森林、岛湖为吸引物的康养、度假、隐居型旅游。

   

对于乡村旅游的内涵和作用,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

   

快乐百宝箱:赏花、采果、钓鱼、打牌;闹春、消夏、赶秋、买冬;打清明菜、挖野小蒜、铲侧耳根、采桑葚、摘刺梨、打红籽、搬螃蟹、捉泥鳅、骑水牛、打水仗;吃活水豆花、合渣豆花、菜米汤、八大碗、刨猪汤、柴火鸡、半边猪;吃观音粑、软荞粑、包谷粑、麦耳朵、新米饭、南瓜饭、洋芋饭、红苕饭、粉子饭、忆苦饭、青菜孔干饭、腊肉焖锅饭、酸咸菜下稀饭......


乡愁交响曲:赏农家景、吃农家饭、进农家院、住农家屋、观农家艺、享农家乐;干农家活、问农家规、学农家技、随农家俗、阅农家谱、听农家史、敬农家贤、懂农家情、品农家美......

        

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作用与价值,我比较赞同“五个有”的说法:


第一,促进产业兴旺有“市值”。乡村旅游是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的天然融合体,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发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夯实一产的基础,推动二产两头连,促进三产走高端,让乡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


第二,促进生态宜居有“颜值”。乡村旅游是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金扁担”,可以让乡村的景观靓起来,同时能为市民提供各种服务,让人们享受“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视觉愉悦。


第三,促进乡风文明有“气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结合当地自然禀赋、人文积淀,文化符号,通过休闲养生、农耕体验等活动,挖掘当地的民俗乡土文化、农耕饮食文化和民间工艺,将其激活、保护、传承和弘扬。


第四,促进治理有效有“素质”。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场所,既有小农户和基层组织的自主经营,又有工商资本的参与带动,这一过程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农村,影响基层组织管理方式,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自我调整和创新的活力。


第五,促进生活富裕有“品质”。乡村旅游能够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容量,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让农业“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有念头”。


02

关于乡村旅游的堵点



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堵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方面:过去一度时期,乡村旅游没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措施不齐不力,导致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滞后,村标、社标、路标、景标等导引标识系统建设滞后,智慧旅游和智慧营销体系建设滞后等等。  


二是项目开发方面:缺乏核心创意、精心策划和专业规划,简单决策,盲目上马,甚至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这就容易造成规模不大、特色不足、乐趣不多、乡土味不浓(甚至乡村城市化)、体验性不够(民宿缺少文化主题、餐饮缺少独特内涵)、教化功能不强,以及纪念品不特不优等等。


三是经营管理方面:缺少专业培训学习,造成服务水平不高、营销手段不活、品牌培塑乏力、同质化严重、淡旺季明显、效益不稳定等等。


03

关于乡村旅游的提升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堵点,当前及未来乡村旅游项目的包装与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去发力:

优化理念、优化决策、优化产品、优化营销。


(一)理念优化

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至关重要。与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一样,乡村旅游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大要件。而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灵魂在于农耕文化。


所以,我们可以说:

乡村旅游是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农事感知、农民体验为载体的一种旅游活动。


这里,有必要简单讨论两个问题:


一是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问题。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产物,记录着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形态、完善的体系以及很高的美学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这对加强农耕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灵魂作用,发掘农耕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功能,探寻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要推动传统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走好农耕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路子,为乡村旅游注入更多农耕元素,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达到保护和传承目的。


要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植入农耕文化产品。乡村旅游发展可通过土特产及农副产品的传统加工技艺、农事活动经典谣谚、传统耕作方式和生产习俗、传统农业生态景观、农耕工具的演变和展示等多个角度着手,因地制宜,发掘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农耕文化产品的利用和保护。


要以农耕文化为主线,开辟更多的体验性乡村旅游项目。农耕文化体现在劳动过程中,其显著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当下,体验式、浸入性的旅游活动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我们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应该将标配"三室融一馆"即农耕博物馆 (农作物器室+乡贤纪念室+村史陈列室)作为标配元素。除此之外,可根据当地资源特点,设计一些诸如菜园认领、耕作劳动、瓜果采摘、节令活动等项目,让游客在过一把田园生活瘾的同时,更加真切、深入地了解当地农耕文化的特色。


二是乡村旅游与农家乐的区别问题。

农家乐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但是,随着时光推移,农家乐逐渐出现遍地发展、粗放无序、同质化竞争等状况。同时,农家乐只是一种个体经济形态,对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缺乏强劲的社会整合和产业支撑作用。总之,我们讨论的乡村旅游,其内涵和外延都大大超出“农家乐”的层面。


我的肤浅理解:

乡村旅游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市场为动力、资本为纽带的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规程、生活习俗、聚落形态、历史积淀、人文风情等综合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康养、娱乐、购物等多元服务。


由此可见,如果把乡村旅游当做“观采钓吃赌”这样的“农家乐”理解,这是很不全面的。


如果经营者只追求自己赚快钱、赚大钱,而忽视了赚长钱,忽略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种理念也是短视和落后的。


包括不少“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因为发展理念落后,致使其产品、服务等不符合游客需求或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游客日益稀少,经营效益不理想。

 

现在我们接着讨论理念优化问题。简而言之,这里说的

理念优化,就是要坚持“三向原则”。                                                                                                                  

 1、以三农为方向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

首先要充分了解旅游主体的动机。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城市游客,而城市游客往往具有多元化的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一般认为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具有五方面的动机,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释放工作压力、渴望获得宁静、愉悦心灵和挑战自我。也可概概括为“五个求”,即“求新”、“求异”、“求康”、“求乐”、“求美”。


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追求一种区别于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化体验;追求能够引起其强烈兴趣的特殊人和事件;追求一种身体健康和心灵愉悦的获得感。明确了解城市游客旅游动机的多元性,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尽可能提供能够满足游客多种需求的服务。


 3、以服务为取向

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着力点,就是要准确把握城市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主观需求,尽心尽力提供满足城市游客旅游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尽可能为游客提供:

悦目的景观,美味的餐饮,有趣的故事,愉快的互动,独特的体验,意外的惊喜,舒适的住宿,畅通的信息,安全的保障等等。

 


(二)决策优化


目前,已经搞起来的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运营状况不太理想,究其原因跟匆忙甚至盲目决策有关。这类项目,需要在理念优化即坚持“三向原则”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造、点化、提升,才有可能突破困境(这个问题后面要讲)。


而我们如果要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则一定要避免决策的简单、粗放,一定要把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一定在明确方向、导向、取向的基础上,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以确保建设成功、运营顺利、收效满意。


第一步:资源研判,拟订开发项目

 (山水禀赋、历史造化、田园风物、乡愁积淀) 


第二步:社区动员,聚集群众意愿

(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第三步:规划论证,避免决策失误

(空间布局、景点开发、线路打造)


第四步:立项申请,争取政府支持

(批示、批文、纪要、备忘录)


第五步:落实业主,明确责任主体

(合同书、股权证、章程、制度)


第六步:筹集资金,确保建设质量

(建设时序、融资模式、工程管理、投资监控)


第七步:学习培训,提高运营水平

(人才培训、业务学习、以考代学、以赛带训) 




(三)产品优化


现阶段,很多现有乡村旅游项目出现糙化、固化、熟化状况,难以满足游客日益丰富、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中逐渐趋于劣势。这就需求对旅游产品进行改造、点活、提升。


1、改造糙化产品

所谓糙化产品,就是指简单、粗糙的景观和设施。往往体现在造型、色彩、材质、做工等方面。看起不顺眼,摸起不舒适,用起不巴适。


改造的要求,三句话:

践行以人为本、突出乡土特色、讲求工匠精神。


改造的标准,三个词:

悦目、巴肉、赏心


2、点活固化产品

所谓固化产品,就是指呆板的服务设施,生硬的服务方式。令景区跟家里一样,春天阴冷、夏天燥热、秋天单调、冬天酷寒。缺少四季暖心、时时温馨、处处爽怀的氛围。


点活的要求,两句话:

将身比身,因时而变;   

将心比心,与时俱进。


点活的标准,两个词:

众口成碑;众客回头。


3、提升熟化产品

所谓熟化产品,就是指那种没有特色和个性、同质化严重、近距离雷同的旅游项目。缺少使游客必须来一次的理由,别人来了一次就不愿来第二次。

提升的要求,两句话: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提升的标准,一个词:或“唯一”、或“第一”。

 


(四)营销优化


乡村旅游受区位、距离、信息、交通等因素影响较大,旅游营销显得尤其重要。很多乡村旅游景区都可能面临客源不充足、不稳定的问题。要有效扩大、稳定客流,必须不断优化营销方略。


1、主题至上,形象致远,品牌致胜

在特色为魂,内涵为王的前提下,好主题、好形象、好品牌,是强化旅游营销的三大要素,也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驱动力。具有“三好”要素的景区、景点、精品线路,可以获得游客的更多关注,对游客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2、活动至上,媒体致远,粉丝致胜

多彩乡村,多情乡愁。乡村旅游天宽地阔,四季可入画,八节可飞歌。要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倾情传承原乡优秀文化,结合农事节令和民俗传统,精心编排旅游促销活动年历,有计划、有节奏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不断制造兴奋点,不断提升关注度,不断产生吸引力。


好酒也要勤吆喝。乡村旅游必须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加强大众传播,实施远距离传播,不断拓展市场影响力,不断引来新的客流。


现代条件下,旅游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粉丝经济。要通过建立游友会、制发会员卡、派发优惠券、随时发布活动信息、定期举办游友联谊会等形式,建立朋友圈集群,培塑广泛口碑效应,形成强劲的粉丝经济。







除了以上3点思考,乡村旅游整个乡村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还涉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大致包括10个方面:

  • 编制优化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完善乡村旅游道路、停车设施、旅游厕所建设;

  • 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支持;

  • 推进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

  •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

  •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 完善村标、社标、路标、景标以及旅游产品推广书等导引导游系统建设;

  • 统筹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和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 加强专门人才培养扶持等等。

文章 | 戈笛

排版 | 雅如

责编 | 戈笛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使用请注明出处)

(文章插图来源于网络,如需删除请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

文心雕旅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